本期培训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,统筹做好茶文化、茶产业、茶科技这篇大文章,进一步集中优势资源,为武夷岩茶(大红袍)制作技艺传承提供教学支持。通过非遗理论学习、研究制茶工艺技能、开展多形式的实践教学和专业交流研讨,帮助岩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更加坚定文化自信,进一步提高传承能力。
开班仪式上,林松伟副院长指出,作为承办单位,学校将充分发挥“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基地”,首批“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”试点高校以及“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基地”等平台优势,扎实开展非遗研培工作,确保培训效果。自2015年起,学校先后承接了各类非遗研培项目20多期,培训学员近千人次,在挖掘、传播非遗文化价值、提升传承人传承能力方面成绩斐然。
林松伟副院长强调,一是通过培训强化责任担当,坚定文化自信,提高非遗保护的主体意识,切实达到“培训一人、带动一方”的培训效果;二是坚持学用结合,促进共同提升。本次培训课程内容丰富,师资力量雄厚,希望全体学员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,带着问题参训,联系实际研讨,在学习交流中拓宽思路,在互学互鉴中促进提升;三是遵守培训纪律,严格考勤制度,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,充分展示我省武夷岩茶从业者的清新学风和良好形象。
本次研修培训时长一个月,分为专题理论、实践教学和茶叶成品斗茶赛三个环节,分别在福州和武夷山两地开展。吸引了41名全省从事武夷岩茶制作传承人前来学习。培训班邀请大红袍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、行业专家、技术能手等进行授课和实践指导,通过形式多样、层次丰富、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,帮助参训学员深刻理解、准确把握非遗保护传承的精神,共同推动武夷岩茶(大红袍)传统制作技艺,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。

图:开班合影

图:开班仪式现场